人文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实施“五个行动”,五育并举助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
开展“领航”行动,党建引领促德育增效。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将学党史作为每日“必修课”,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书籍和学习资料开展自学,利用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和研讨,并通过专家导学、党委委员领学促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二是用好庆祝建党百年“大思政课”,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四史”线上答题、“学习强国”学习竞赛和主题党日等10余项活动,教育引导研究生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三是依托“党旗领航工程”,纵向和横向开展精准帮扶,实现党建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构建优良班风、学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入党积极分子引领示范作用。近两年,1名研究生党员荣获“陕西好青年”称号,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获批校级第二批样板党支部,12名研究生党员获校级优秀党员。
开展“培优”行动,素养提升促智育增效。一是项目培优,学院连续两年开展“凤岗培优”研究生科研支持项目,每年资助15名研究生,以科研项目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达到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目的;二是交流培优,学院承办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和西北社会学论坛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连续举办“农村•社会•发展”系列讲座和人文讲坛100余期,将科研最新动态“引进来”,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同时也树立学术标杆,激励学生投身科研;三是“树帜”培优,搭建交流共进的平台,通过收集研究生在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所需邀请学院年轻教师举办“树帜讲坛”系列活动,针对实证方法、体例撰写、论文选题等开展活动4期。四是“党建+”培优,研究生党支部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要求,切实发挥党支部在科研、学习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带学风、促科研,近三年11名党员获国家奖学金,3名党员获唐立新奖学金。
开展“强体”行动,活动纷呈促体育增效。一是积极营造崇尚体育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篮、足、乒、羽约球群,定期组织群内交流比赛,并在年终表彰中设立体育之星奖项,表彰为学院体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学生,激励学生热爱体育、崇尚体育、参与体育;二是以入学教育和毕业离校为契机,将体育活动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通过举办迎新篮球赛、新生越野赛、毕业生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加快研究生新学期适应性和营造文明温馨离校氛围;三是坚持举办特色导学运动赛事,连续三年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羽毛球赛和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通过积极搭建师生运动平台,促进师生交流感情,激发师生运动热情,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开展“传承”行动,文化浸润促美育增效。一是传统文化浸润,邀请农史专家樊志民上好传统文化“第二课堂”,让“可不知农、不事农,但不可轻农”深深烙在每一位学子心中,深入“东南窑”等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杨凌故事、学校历史和西农精神;二是法治文化浸润,面向研究生招募组建“青年法治宣讲团”,深入周边社区、村庄、中小学开展普法宣传,开展模拟法庭、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法治文化活动,助推研究生登上全国高校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和涉农高校农业律师大赛,同时立足涉农本色打造“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等特色品牌,针对基层法治需求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三是书香文化浸润,依托学科点和科研团队,组建研究生读书会,定期分享读书心得,将优秀作品印制成册,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展示。在疫情封控期间组织研究生开展“书香伴我战疫情”读书打卡活动,以书为媒,从书中汲取力量,让阅读滋养心灵。
开展“春风”行动,奉献时代促劳育增效。一是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学院科研项目平台,组织200余名研究生参加陕西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和国务院东西协作成效考核等工作,同时积极引导研究生党员参加研究生助力团,鼓励党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助力乡村振兴,近三年共61名研究生赴合阳、镇巴、西安和城固等地挂职,2名研究生获学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二是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学院党委向全体学生发出志愿服务倡议,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防疫、抗洪等工作中,在郑州市洪涝灾害救灾和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数十名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研究生,1名研究生获2021年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三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邀请在基层工作的杰出校友开展“基层就业引领论坛”,和学生交流经验、分享感悟,增进学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坚定投身基层的信念,并将鲜活的素材、生动的案例,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党团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强化朋辈教育,近三年共计40余名研究生考取基层选调生。
编辑:李晓春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