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在“乡村治理与发展”项目实践培训会上,师兄师姐们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实践锻炼故事,我深受鼓舞。
2022年10月,我和同专项的其他同学们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实践锻炼,在延安这片红色大地上开始谱写我们的青春奋斗篇章。
首赴疫情防控
为缓解河庄坪镇防疫人手不足的压力,初来乍到的我还没来得及熟悉这片大地,就穿上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投入到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一是组织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二是前往高速路口执勤。延安北高速路口在河庄坪镇辖区内,每天过往的车流量极大,其中有不少外地车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
从2022年10月至12月上旬,我每周会前往延安北高速路口执勤至少四次,每次至少6—9小时,核查来延人员健康码、行程码等证明。从一开始不知所措到后来逐渐克服方言难关,熟练地在各个岗位之间轮岗,即使在寒风凛凛的冬日里也从未缺勤。
我们还开展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按照“人数查清、人头查清、位置查清”的要求,每天需要拨通百余次电话,询问部分来延人员的行程,以最快速度“找对人、找准人、找全人”,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奋战在疫情前线的这段日子,是辛苦的,是考验意志的,也是令人感动的。
吴文强在疫情防控点执勤
虽然这段时间所做的事看上去好像和乡村振兴毫无关系,但细细思考,这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身处于安稳的环境下,只有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人们才有时间、有机会去考虑长远的生计问题,才能去开启新的奋斗篇章。
此外,疫情防控也是组织振兴成果的检验官,对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接下来打好乡村振兴主动战奠定了基础。
干着点滴小事
初到这片红色大地时,总觉得自己能在这片大地上大展拳脚,干出一番大事业,到最后干的却是一些小事。
一是协助村上整理资料。我整理了廉政档案、会议记录、入户调查表等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村庄的村史、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了所在村庄在人才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缺乏产业带头人以及技术人才,我就人才方面提出了吸纳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培养本土人才等发展建议。
二是配合政府的常规工作。协助举办了“文化演出下乡”活动、“融合城乡,振兴乡村农文旅推介会”,开展了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村等活动。
吴文强在井家湾村清扫环境卫生
三是打扫环境卫生。拿起清洁工具,深入庭院巷道,清除各类垃圾杂物野广告,不仅美化了村庄外貌,更治理了乡村环境,为延安市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抹上了一道靓丽的青春色彩。
我所做的这些小事对乡村振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让我认识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断完善自选动作
在河庄坪实习这一年除了完成政府规定动作之外,我还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完善自选动作。
为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我们组织开展了‘采摘园研学实践活动’。为了宣传河庄坪镇的农特产品,我会重点宣传它们培育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消费者了解到这里的农特产品完全是无公害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可以放心购买。”
为了更好地利用河庄坪镇的旅游资源,我提出了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线路两条主线同步推进的策略,最终打造出了两条旅游线路,充分盘活了河庄坪镇的旅游资源。让老百姓在盘活全镇资源的过程中受益,助力河庄坪镇的乡村振兴更进一步。
吴文强和河庄坪镇精神文明办主任一同修改调研报告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在延安的这段时光教会了我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多思多看多做,练就过硬本领,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青年一代矢志不渝、艰苦奋斗。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农学学子,要有只争朝夕的勇气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面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简介:吴文强,乡村治理与发展专项2021级研究生、驻河庄坪镇研究生班班长
编发:王跟辉
编辑:朱晏
终审:靳军